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2018年全国癌症最新报告(数据为2014年,是目前最新统计数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之后3年,2018年的数据将于2021年或者2022年公布。),这份报告共收集了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9个登记处,覆盖人口共288243347(包括男性146203891人,女性共142,039,456人)。其中,东部地区164062330人,中部地区81477272人,西部地区42703745人。根据报告显示,我国女性宫颈癌总体人群发病率居第8位。宫颈癌在女性肿瘤中居第6位。依地域区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中部(第8位)、西部(第8位)、东部(未进入前10位)地区。依据年龄,15-44岁年龄段女性肿瘤中居第3位,45-59岁年龄段女性肿瘤居第4位。


我国宫颈癌筛查现状

2000-2011年,中国宫颈癌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


  我国宫颈癌发病通常在35岁之后,高峰年龄在45-49岁之间,30岁以下已婚妇女宫颈癌少见,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宫颈癌发病率明显升高,55-60岁是高发年龄组,65岁以后呈下降趋势,但近几年发现,小于30岁宫颈癌患者并非罕见,宫颈癌由逐步年轻化的趋势。近20年间,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平均每年上升8.7%(其中城市居民的为5.6%,农村居民的为10.3%),死亡率平均每年上升8.1%。每年估计有1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3万死于宫颈癌。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城市低于农村,农村相较城市,经济落后,卫生资源不足,医疗卫生人员技能和经验缺乏等,均导致妇女普查防治效果差,发病率较城市高。


我国宫颈癌筛查现状


 2015年,预计宫颈癌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


我国宫颈癌筛查现状


中国与世界不同年龄组宫颈癌发病率的比较


  根据WHO 2017年发布的中国人乳头瘤病毒及相关疾病报告,在我国,宫颈癌患者中感染最多的前10种HPV型别依次为HPV16,HPV18,HPV58,HPV52,HPV33,HPV31,HPV59,HPV45,HPV39,HPV56。其中,HPV16/18占所有宫颈癌病例的70%以上,占宫颈癌高等级病变的41%-67%。除HPV16/18外,全球最常见的HPV型别共6种,各国家基本相同,分别为HPV31,HPV33,HPV35,HPV45,HPV52和HPV58,共占全球宫颈癌的20%。(Clifford G,Vaccine 2006;24(S3):26)


我国宫颈癌筛查现状

我国宫颈癌筛查现状


  我国卫生部、财政部、全国妇联从2009年开始实施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计划2009年-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221个县区)开展农村妇女“两癌”检查。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 》中指出要逐步开展宫颈癌、乳腺癌两癌查治等重大公共服务项目。“两癌”筛查项目每年由国家财政部拨款,1200万农村妇女可免费接受宫颈癌筛查。2012年2月,《卫生部贯彻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提高两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2014年国家卫计委正式启动“两癌”筛查HPV初筛试点项目,涉及全国28个省 (区、市),计划在2015年完成1000万35-64岁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并在试点地区为54.6万35-64岁农村妇女采用HPV检测方法进行宫颈癌初筛。至2015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全国妇联共同推动实施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免费检查项目,累计为4271万和615万名农村妇女进行了免费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2015年,我国成立了由妇科、妇科肿瘤、病理学、妇幼保健、流行病学及基础研究多学科组成的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for Colposcopy and Cervical Pathology of China Healthy Birth Science Association,CSCCP) 。2017年,CSCCP于今年3月和5月分别发布《中国子宫颈癌筛查及异常管理相关问题专家共识(一)》和《中国子宫颈癌筛查及异常管理相关问题专家共识(二)》

  我国宫颈癌主要采用三级防控措施,根据2017年8月出版的,由国家卫计委妇幼保健司制定的《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该《指南》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指出,我国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包括健康教育和接种HPV疫苗,二级预防包括对所有适龄女性定期开展子宫颈癌筛查,对于已经接受HPV疫苗的女性,如果已经到了筛查年龄,仍需定期进行筛查。三级预防是根据临床分期开展事宜的治疗措施。


文章中涉及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和参考文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